联系我们

人生

生二胎该不该经过老大同意?你的孩子需要的只是尊重而已!

发布

小时候我一直是跟爷爷奶奶一起长大的。因为父母工作很忙,所以我妈哄我睡觉的方法从来不是给我讲什么睡前故事,而是问我喜欢小妹妹还是小弟弟。当我做出选择后,就跟我说:“那你赶快去睡觉,明天你早上起来就发现你有个小妹妹或者小弟弟出生了!”这个理由骗了我好几年。

而这个问题真正意义上在我家出现,是在十几年前。当时我上小学二年级左右,我爸妈从单位辞职,没有工作的压力,又身在外地,就想冒险偷偷生个二胎。在“计划生育”那么严格的年代,二胎是人们口中敏感的存在。如果一不小心怀上,不仅意味着接下来半年多都要提心吊胆、躲躲藏藏,还要会面临被抓去做流产、被迫离职、巨额罚款甚至拆房子等等很多可怕的事情。

我妈有一次问起我想不想要个小弟弟小妹妹和我一起玩,我说想,特别想,能不能赶紧生一个。于是我爸我妈就准备造人了,名字都取得差不多。只不过有那种现在说的“坏大人”、“坏亲戚”,会跟我说,等有了弟弟妹妹你爸妈就不喜欢你了,什么好东西、好玩的都给弟弟妹妹,你什么都没有,没有新衣服穿,没有零花钱。

于是当时的我就深深陷入即将失去家人宠爱的恐惧中,一想以后我的爸爸妈妈姨妈舅舅哥哥姐姐姥姥姥爷都会围着弟弟或者妹妹转,我考两个100分也不会得到什么奖励,多么惨。

Advertisement

然后有一天我妈搂着我睡觉,我在心里疯狂地说我不要弟弟妹妹,我妈可能是感应到了,问了一句,是不是不想要弟弟妹妹了?我“哇”地一下就哭了,就光哭,啥也不说。从那之后我爸妈再也没提过要二胎这件事,跟外人在一起,他们提起来的时候,我爸妈也会暗示他们别提。

生二胎这件事就暂时从我家的话题和计划中消失了,但也从此在我心里留下了种子。放学路上看见别人家兄妹姐弟一起玩感觉也挺好,开始慢慢地不排斥了,到最后又想让我爸妈赶紧生个小孩跟我一起玩。我爸妈在跟我确认了好几次是不是真的想要弟弟妹妹后,终于在2008年春天快要结束时,怀上了我弟。夏天的时候去做B超看见两个阴影,胎心监测也是两个,一强一弱,医生说很有可能是双胞胎,一家人高高兴兴回家,说这下起的两个名字都能用上了。

那个夏天我们千里迢迢地从福建搬回老家,我妈又带着我和朋友家的小孩去青岛玩了几天,这一下把她累得不轻,再加上已经是高龄产妇了,所以从青岛回来的第二天她就感觉不舒服,有一点情况不好的先兆。但当时又忙着搬家,没去医院,等安顿好了之后,去检查发现已经有一个胎心检测不到了。当时我爸妈应该就已经预感到有一个留不住,也是为了调整状态,所以不敢难过太久,全心全意保剩下的那个。倒是我哭了好几天,本来想着马上就要过上弟弟妹妹左拥右抱的生活了,现在少了一个,太伤心了。

我妈开始了漫长的保胎,那个暑假剩下的时间我都是跟我妈在医院里度过的。每天都能看见电梯里坐着轮椅盖得严严实实的新产妇,看见病房里被一大群人围着的新妈妈。因为离得太远,我姨妈还有姥姥不方便来,我爸平时上班,除了他同事偶尔来探望我妈,剩下的时间都是我陪着我妈在那个小小的病房里,一起吃饭、一起睡觉、一起看杂志、一起出去溜达。再后来过完年,我弟平安地出生了。

坐月子的时候我姑姑来帮我妈带孩子,她也是唯一一个在那段时间又提起“你有弟弟了你爸妈不喜欢你了”这种话的人。我有时候真想不明白,姑姑也是女性,为什么一定要跟我讲那些恶意满满的话呢?她老嫌我碍手碍脚,嫌我碰着小孩,俨然高举“重男轻女”大旗的主力军。当时好在我姑一嫌弃我,我爸妈就嫌弃我姑,说我家闺女最好,别整天胡说。

Advertisement

就像现在说的,最重男轻女的人,可能就是曾经最深受其害的人。也许是小时候被偏颇地对待过,也许夫家要求必须生男孩,很多像我姑这样女人,都变得对“重男轻女”极其拥护。但幸好,我的父母在这方面没有问题。

我弟弟现在也十岁多了,老实说,在这十年里,我没有受到家里人的半点冷落,我跟我弟也很好,不打架,不吵架,我弟弟也不管有个啥东西都要留给我。我妈曾经在跟我姨妈聊天时说道,感觉我爸对我弟弟不如当时对我上心,在我爸意识里可能是先入为主。其实我爸当时是一点也不同意要二胎,我妈一提,他就说:“闺女不好吗?为啥还要一个”,其实我爸其实才是阻碍造人的主要原因。

特别感谢我爸妈在当时生二胎的时候能够特别尊重我的意见,在后来的十年里也没有任何的偏心。如果非要说偏心,他们都比较偏我。

当然,我对我弟弟那也是很好的!不然他也不会这么喜欢我。所有的东西都是相互的,二胎永远是个敏感的话题,老大和老二的心里都会有过一点芥蒂,这些全都靠父母去调节,老大和老二的关系很大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父母的态度。

生二胎应不应该让老大知道,当然应该啦!永远不要低估了小孩子的心思。你以为他只是个孩子,告不告诉他又不能怎么样,生出来了他不接受也不能怎么样,但其实这种被控制的感觉很不好,小孩子虽然讲不出个所以然,但他绝对是能感受到的。那种“你们根本不在乎我”、“你们才是一家人”、“我是多余的”的想法,将会伴随他的一生,总有一天会变成矛盾说出口来。

Advertisement

所以鹿角网认为,越是不告诉老大心里越不高兴,对小孩一开始就容易带着敌意,而且如果老大极力反对生二胎的时候,还是先不要生了吧,如果打算生二胎是本着“一个孩子太孤单”的想法的话。毕竟如果他极力排斥,而大人又是以“一个孩子太孤单”为借口,才会真的让老大感觉孤单。

继续阅读
Advertisement
点击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

人生

为什么你的孩子总觉得一切理所应当?如何培养他学会感恩?

发布

因为饭太烫,因为水不够凉,或者因为你送给他的礼物不是他想要的那一个,你的孩子是不是总有理由冲你大喊大叫?哪怕你为了带他去游乐场不得不重新安排工作,他仍然会因为一些荒唐的小事而大发脾气!

终于,在宣布完他不喜欢喝牛奶之后,他冲到水槽边把它倒掉。此时的你,除了超级恼火之外,更多的是担心你的的孩子会不懂得感恩——不断提出要求、不感谢别人的付出、被拒绝时嚎啕大哭——从而逐渐进入被宠坏的、忘恩负义的境地。

总有你不知道的事,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有这些看似傲慢的行为是完全正常的。在责怪自己或其他人把你可爱的孩子变成一个霸道的讨厌鬼之前,你首先需要要认识到的是,真正的感恩需要一个幼儿无法达到的认知发展水平。

幼儿基本上没有大脑结构和神经连接来让他们思考别人的需求,就天性而言,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倾向于积极寻求满足自己的愿望。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你应该全盘接受他们的“无礼”行为,相反,它意味着你应该拥有与发展相适应的期望。

Advertisement

所以,当你发现自己被你的孩子的粗鲁要求和行为激怒了,停下来,深呼吸,并提醒自己,他们只是需要引导和时间。感恩对孩子来说并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所以你需要用一些小而具体的方式来帮助他们成长。

首当其冲的是自我反省。虽然孩子的行为对我们来说是显而易见的,但我们自己的行为和态度却很难看到。我们都知道小孩子最直接的学习方式就是模仿,所以反思一下你自己关于感恩的做法:

你对生活中的礼物心存感激吗?
你经常感谢别人的好意吗?包括你的孩子?
有机会的话,你会主动帮助别人吗?
你会让你的孩子参与这些善行吗?

尝试让感恩成为你们一天中有形的一部分。例如,请每个人在晚餐时说出他们感激的一件事,或者让你的孩子在睡前分享他们这一天中的积极部分。你甚至可以在笔记本上记下每个人的感激之词,然后一家人定期重读。

即使是面对孩子,也请尽量使用相互尊重的沟通方式。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尊重别人,我们自然也需要这样做。真诚地倾听你的孩子的话,用简短的话语重复他们的感受,加上面部表情和手势来表达感情。

Advertisement

为了进一步鼓励尊重他人的行为,你需要学会设定具体、积极的限制,而不是以“不要”“不准”来开头。例如,带孩子去公园玩时,他不愿意离开,你可以这么说:“宝宝,我知道你真的真的真的很想留在公园里,但我们必须回家做饭。你想马上离开还是再玩 2 分钟?好的,那你自己来设置计时器,当铃声响起的时候,你可以把它关掉,我们可以收拾东西回家。”

有时候,他们可能需要你帮他们指出需要感恩的行为。例如,你的孩子在你为他们做了好事之后拥抱了你,你可以说:“哇,你给了我一个拥抱,因为我帮你涂了颜色。”或者“你一定很感激我的帮助。”

我们必须合理地对待所有的情绪,因为当父母能够支持所有情绪时,孩子们就会适当地表达、接受和感激。他们需要感觉到,失望和幸福一样自然、健康。

还可以带领孩子在故事中探索感激之情,让感恩变得更有趣味性。

需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要强迫孩子感恩。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发自内心地感激,最不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利用奖励和惩罚来让他们做出这些行为。

Advertisement

一旦你训练你的孩子只在有外部原因的情况下感恩和做好事,而不仅仅因为这只是一件好事,你就会离你的目标越来越远。

当你努力做一个好父母时,处理孩子“忘恩负义”的行为会使你感到士气低落。你也可能感到尴尬,想知道别人对你养育子女或缺乏教养有什么可怕的评论。

然而,正如鹿角网在一开始提到的,蹒跚学步的孩子天生以自我为中心,他们还在学习,此时他们的缺乏感激或‘无礼’,与他们的本性和你,都没有关系。

简而言之,虽然你的沮丧是有道理的,但尽量放松——无论是对孩子,还是对自己。

Advertisement
继续阅读

人生

当你失去一个最好的朋友时,你该如何应对?

发布

任何失去都可能造成挥之不去的痛苦,而失去最好的朋友可能会令你感到特别难以承受。他在你生命中存在了如此之久,以至于你都不能想象没有他的日子会是什么样的。你们也许承诺过彼此“永远做最好的朋友”,或者虽未说出口,却已经决定践行。

无论你的朋友是去世了,还是你们因为某些差异而不再说话,你都会经历了一种重大的失落。没有他的世界似乎完全改变了,甚至无法独自航行。因此,你感到悲伤是正常的。

社会并不总是像对待爱情或家庭关系那样承认友谊的重要性,明白这一事实可能会使你的悲伤变得更加复杂。你觉得自己被排除在哀悼仪式之外,或者其他人会因为你受到了如此深刻的影响而评判你。

你要相信,你所经历的这个世界有很多人都正在经历,过着早已经历。不管情况怎样,鹿角网希望以下这些建议可以帮助你面对复杂的情绪。

Advertisement

首先,你需要学会接受自己的感情。

如果你听说过悲伤的五个阶段,你会发现“否认”排在第一。虽然专家们现在认为,用这些阶段来研究悲伤已经过时了。不过精神病学家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从未打算用它们来描述失去后的悲伤,而是用它们来描述人们面对自己身患绝症时的心路历程。

当你知道其他人也有类似的感受时,你可能会感到稍稍心安,但当你的悲伤沿着自己的道路前进时,你可能会担心自己做错了什么。所以,否认可能会发生在整个悲伤过程中,而不只是在开始。

每个人对失去的反应是不同的,因此没有预先确定的过程可以勾勒出你将经历什么。失去会激起复杂的情绪,包括愤怒、沮丧、悲伤、困惑和后悔。它也会给你留下一些未解之谜,尤其是当造成这种失去的不是死亡,而是你朋友做出的一个你无法接受的选择。

你可能永远不会找到答案,但是一味忽视自己的情绪并不能帮助你处理好伤口继续前进。

Advertisement

总有你不知道的事,暴露自己的新伤口可能会面对难以想象的困难和痛苦,可是除非你解开包袱处理好自己的感受,否则伤口就无法开始痊愈。

如果你正挣扎着与自己的感觉取得联系,和一个值得信任的爱人或治疗师交谈会有很多好处,但有时候谈论自己的感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时候就体现出了写日记的好处。

在日记中,你不必压抑或审查自己。你可以自由地表达任何事情,从悲伤到失望到愤怒。通过文字表达出来的情感看起来更真实,也更容易接受和处理。

悲伤往往会引起愤怒的反应,尤其是当你感到无法哭泣或公开谈论你的痛苦时。日记为你提供了一个安全、健康的发泄方式,而这些往往是别人希望你把它藏在心里的。

日记也提供了回忆快乐记忆的机会。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结束了你们的友谊,珍惜你们曾经相互信赖的时光仍然是有价值的。

Advertisement

给你最好的朋友写一篇日记甚至可以给你机会去“问”一些没有回答的问题,并有可能获得某种程度的结束。如果书面文字不是你的强项,也请试着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达自己。

面对悲伤有时候没有捷径可走,真正的治愈都是需要时间的,而且比你想象的要多。

2019年的一项研究调查了近1万名失去亲密朋友的澳大利亚成年人。研究结果表明,悲伤会损害身体和心理健康,以及社交功能,这种损害可持续4年之久。

事实是,非亲属关系的丧失,像失去一个最好的朋友这种,往往是被忽略的。人们可能理解你的悲伤,但整个社会往往无法认识到这种悲伤的深度。

当你退缩,感到疲惫或不适,似乎无法停止悲伤,你可能会遇到几乎没有掩饰的恼怒或不耐烦,而不是同情和理解。

Advertisement

你们俩也许没有血缘或浪漫的关系,但这都不重要。你和他成为朋友,共同度过了多年时光,甚至占了你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

每一个期望你能尽快从巨大的失落感中恢复过来的想法都忽视了你的悲伤。当你不能完全表达你的感受时,你会发现处理你的情绪并开始愈合会更加困难,这并不奇怪。

任何速成的方式应可能都不会缩短你的悲伤之旅。向你爱的人寻求支持,好好照顾自己,这样可以帮助你更轻松地承受悲伤,直到时间把它最尖锐的棱角磨圆。

是的,你必须要照顾好自己。

失去会让你惊慌失措,让你的生活彻底出轨。随之而来的是,你可能会忘记吃饭、睡觉、洗澡等日常活动。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你的悲伤无法平息,时间可能会开始变得难以理解。

Advertisement

虽然你可能不想穿衣服、不想做饭,但营造一种正常的感觉可以帮助你重新控制你的悲伤。更重要的是,晚上睡个好觉,吃一些均衡的、有营养的食物可以帮助改善你的情绪。

你面临的打击可能不会减轻,但你会觉得更有能力驾驭悲伤的浪潮。

虽然悲伤很痛苦,但它是生命自然过程的一部分。它是有价值的,因为它标志着你拥有爱的能力。

Advertisement
继续阅读

人生

为什么过度追求完美主义反而会有害?

发布

如果你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你可能很熟悉那种想把每件事都做好的感觉。你可能会在交卷之前犹豫不决,为工作中的项目而苦恼,甚至为过去的小错误而担忧。鹿角网偶尔也会如此,所以希望大家能够正视这个问题。

总有你不知道的事,很多时候对自己要求高是一回事,但完美主义又是另一回事,并且已经有研究发现,过度追求完美会对身心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

完美主义者会给自己设定不切实际的“超高标准”,如果他们认为自己没有达到这些标准,就会开始自我批评。完美主义者还可能在经历失败时感到内疚和羞耻,这往往会导致他们避开一些可能会让他们担心自己失败的情况。

尽管很多人认为追求卓越是一件好事,但在极端情况下,完美主义实际上跟心理健康水平较低有关。

Advertisement

在一项分析完美主义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观察了284项研究,涉及超过57000名参与者,最终发现,完美主义与抑郁、焦虑、强迫症和饮食失调的症状有关。而且,完美主义程度较高的人,也就是说,那些更强烈地认同完美主义特质的人,整体的心理压力程度也更高。

前些年,有人观察了完美主义和抑郁症是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相互关联的。他们发现,完美主义程度越高的人抑郁症状越明显,这表明完美主义可能是患上抑郁症的一个风险因素。换句话说,尽管人们可能认为他们的完美主义可以帮助他们成功,但看起来他们的完美主义实际上可能对他们的精神健康有害。

那么,完美主义一定是完全有害的吗?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无数辩论,有些人认为存在适应性完美主义,即人们要求自己达到高标准,却不对自己所犯的错误进行自我批评。还有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存在一种更健康的完美主义,你想要追求自己的目标,而不是因为没有达到目标而责怪自己。不过,其他人认为完美主义是不能适应的,他们认为完美主义不仅仅是要求自己高标准,而且他们不认为完美主义是有益的。

在另外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观察了完美主义是如何随着时间变化的。研究人员回顾了之前收集的从1989年到2016年的超过4.1万名大学生的数据,发现在研究的这段时间里,大学生显示出来的完美主义程度越来越高,他们要求自己达到更高的标准,感觉自己被寄予了更高的期望,同时也要求别人达到更高的标准。

重要的是,增加的最多的是年轻人从周围环境中获得的社会期望。研究人员推测,这可能是因为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可能从父母和社会那里获得了这些压力,这将增加完美主义倾向。

Advertisement

既然过度的完美主义与负面结果有关,那么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应该怎样才能改变自己的行为呢?虽然人们有时会犹豫要不要放弃他们的完美主义倾向,但心理学家指出,放弃完美并不意味着不那么成功。事实上,因为错误是学习和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长远来看接受不完美可以帮助我们。

改善过度的完美主义,其中的一种选择就是发展自己的成长型心态。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培养成长型心态是帮助我们从失败中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与一些认为“自己的技能水平是天生的,不可改变的”这种固定式思维的人不同,成长型思维的人相信他们可以通过从错误中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这就意味着,父母可以在帮助孩子形成更健康的对待失败的态度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他们可以表扬孩子的努力,哪怕他们的结果并不完美,并且帮助孩子在犯错时学会坚持。

另一种潜在选择是培养自我同情。要理解自我同情,想想你会如何回应一个犯了错误的好朋友。很有可能,你知道你的朋友是出于好意,你可能会以善意和理解来回应他。自我同情背后的理念是,当我们犯错误时,我们应该善待自己,提醒自己错误是人类的一部分,避免被负面情绪吞噬。

自我同情对心理健康有益,但完美主义者往往不会以同情的方式对待自己。

Advertisement

心理学家也建议,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人们改变他们对完美主义的看法。尽管完美主义有时代表了较低的心理健康水平,但好在完美主义是可以改变的。通过努力将错误视为学习的机会,用自我同情取代自我批评,就有可能克服完美主义,并发展出一种更健康的为自己设定目标的方式。

继续阅读

热门

Copyright © 2018-2024 Www.ViralNou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乐兮科技有限公司 鹿角网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1861号 | 京ICP备18056353号-2